各有关单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提出要统筹海洋开发和海上维权,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实现开发海洋和维护海权的有机统一。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各优势企业的潜力,加强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加强民营企业与军工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拟于2017年6 月16日至18 日举办“2017优势企业参与舰船配套对接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 题:军民共建,强军兴国。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信息中心
协办单位: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
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 中国军民融合网
承办单位: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
二、会议内容
(一)民参军专场
1. 军民融合扶持政策讲解;
2. 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及竞争性采购给民企带来的机遇;
3. 民企参军的有效途径;
4. 舰船配套产业项目需求;
5. 舰船配套与高校合作说明;
6.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与军工对接洽谈;
7. 参军资质认证最新解析;
8. 民营资本进军的领域及新要求;
9. 优势军民两用技术项目推介路演。
(二)国防军工技术、产业化转移与省/市政府对接专场
1. 军民融合产业园(基地)建设现状与创新;
2. 军工技术、产业化、资产剥离等项目发布;
3. 军转民高新技术合作项目推介;
4. 民口企业技术与产品项目需求发布;
5. 地方政府招商(环境)推介;
6. 中国船舶技术转移应用(地方)中心平台建设及合作要求;
7. 地方政府、企业与央企、军工单位对接洽谈。
(三)国家军民融合相关政策及军方需求发展趋势解读
1. “十三五”军民融合最新政策解读;
2. 国家、部委关于舰船配套市场政策解读;
3. 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重点内容解读;
4. 解放军各兵种装备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及需求分析;
5. 军事物流与军品包装未来发展方向解析。
(四)重点参军项目综合评估与合作洽谈
1. 参与单位:拟邀请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后勤保障部、装备发展部、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等下属科研机构、采购管理部门、军工集团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和领导出席;
2. 合作领域:军队物资与装备、船舶、兵器、核工业、电子;
3. 需求期望:参与科研开发、寻找投资、技术转让、资产剥离、产品销售、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咨询服务、其他;
4. 项目范围:电子信息、光机电、新材料、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新能源与动力、车辆、涉军应用的生物医药和军队医学技术成果转移应用产品。
三、会议时间、地点
2017年6 月16日至18日 会议地点:另行通知
附件1:
有关说明
一、优势企业产品技术展览展示
参展企业技术与产品需具有先进性,国际、国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可用于国防军工、舰船装备配套。对于国内久攻不下可完全替代进口的技术产品重点向军方推荐。主办方将安排与会的国家有关部委、军方代表、军工企业及民营企业代表等参观交流。展示范围:船用材料、船舶动力设备、舰船舾装设备、舰船方舱设备、舰船通信导航设备、造船工业装备、工作游艇、港口设备与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和技术、海事服务、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他支持软件、加固计算机和工作站,电子对抗系统及装备、海军与火箭军、空军、陆军、战略支援军协同作战系统及装备等。
二、拟邀军方与会嘉宾及船舶系统单位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后勤保障部、装备发展部、后勤保障部军交所、油料研究所、军需装备研究所、装备发展部测通所、炮研所、装甲兵技术研究所、海军装备研究院、空军装备研究院、火箭军装备研究院、火箭军装备订购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级社、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船重工705所、704所、701所、712所、703所、725所等。
三、贵宾室封闭指导洽谈
组织国家部委、中央军委各部、兵种科研院所及采购部门、军工企业科研生产单位有关专家领导针对民参军重点项目做评估指导,进行深入合作洽谈。
四、军地高端联谊晚宴
将以主题演讲、商务晚宴和嘉宾互动的形式,邀请军方代表与嘉宾参会,就更多商务合作进行轻松交流与洽谈。
五、活动安排
1.由军队相关领导,舰船制造企业代表、舰船配套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就海军装备订购、舰船技术服务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为参会企业进入我国军工配套领域提供咨询及市场拓展等服务。
2.由国内外民用造船企业、船舶用户代表以及船舶配套企业就今后继续加强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并现场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3.重点展示优势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显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行业领先地位,为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供平台。